-
-
沈醉的伊人Lv.2楼主+关注
- 2011-03-11 09:50 来自海南 海口
解开文化的密码,拯救儋州山歌才真正开始
琼西子云
无论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地区,社会发展的规律本质上都是一致的。随着强势文化的掺入,弱势文化不断萎缩,直到退出历史的舞台,最后成为一种文化遗产。然而,无论在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哪个地区,都有这么一批人,为了这没落的文化而感受孤独地坚守着,他们是文化上的保守主义者。当年的古典自由派如此,现在的毛派如此,我们的儋州调声守护者也如此……这种存在,有其合理性,用我一位朋友话说,那就是只有解开文化的密码,拯救才真正开始……
关于信仰,云侬我也曾经狂热过,曾经为那些先进的文化而反对我们的本土民俗文化,曾经为我们的本土文化存在糟粕而痛恨,曾经的愤青和狂狷,依然历历在目。然而,每个时间段有每一个时间段的认知和感悟,认知和感悟永远是有极限性的,包括现在我所说的这些,所以我一直觉得很欣慰。
如今,我走进了这个曾似相似又陌生的儋州山歌殿堂,这个不可逆的时空,又赋予我新的认知和感悟,喜欢上了儋州本土的文化。曾多少次找了借口说,从儋州那个地方出来的,血液里或多或少都流畅着那个地方的文化基因,这是无法解开的文化密码,无论你接受与否,这是万古不变的客观事实
为了解开儋州的解开文化的密码,我偷偷地走进我家屋眼,偷了妈人二十元纸,花十元钱加瓶油,十元纸买包红梅烟,嘟嘟嘟……开摩托车去木棠十字路与儋州歌海那帮大灾调声。好多年轻儿,有些还无摞妈,有些已经摞妈,调声场面热闹,悠扬的歌声引来很多人围观,看牛小侬们总总来睋。这难道不是我梦想中的儋州调声吗?优美的旋律,美妙的歌声,热情的朋友,这一切的一切,那一刻自己根本就没有顾忌什么,解衬下去做。
对面的是里仁妈人,听讲这帮大灾花钱与这帮妈人调声。一排妈人,有些是小年女,但是看起来显得老一些,可能是做田做地,手脚有些粗,有些女人打面色厚厚,像涂一层双飞粉。这帮女人唱山歌不漏得八主任咦,唱四句歌以宝山音,感觉庸俗……即便如此,她们都很高兴,她们沉浸在自己快乐的氛围中,放开调声。遗憾地是,云侬虽然和歌海这帮人一起调声,但心已飞到另一种想象中,突然想起了那首诗歌:
青玉案•元夕
东风夜放花千树,更吹落、星如雨。
宝马雕车香满路,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
蛾儿雪柳黄金缕,笑语盈盈暗香去。
众里寻他千百度,蓦然回首,那人却在,灯火阑珊处。
小云多么地渴望,她那双默契的眼睛与我相交,翩翩起舞,把歌唱起……然而不知道是天意弄人还是自己嫁囊爹,没有找到一个合心的佛良美。一直到晚上,两手空空而归。
过年,热闹已过,最近田地紧,没有时间考虑很多。但是,每当晚上巡田回来,自己逻些小酒的时候,总觉得有点遗憾。为什么整个儋州,比如清代举人张绩、现陈海波厅长以及一些文化界的老前辈,这些高文化的男人都喜欢山歌,然而没有一个高文化的女人喜欢山歌,有些儋州女性甚至刻意回避这种本土文化。儋州山歌仅仅是男人取乐工具?难道儋州山歌、儋州调声仅仅是男人的权利吗?这是为什么?
当然不是,儋州山歌意境本身是十分优美的,充满想象和浪漫色彩的,声音悠扬美妙,让人联想翩翩。但一种文化只有男人喜欢,女人逃避甚至排斥,本身就不正常。只有一只脚是走不动的,在小云看来,还是朋友的那句话,只有解开文化的密码,拯救才真正开始……
(作者云侬是儋州歌海QQ群的指导员,专门指导妇女文艺工作)